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5年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7年国家城市服务生产企业局首次举办的制冷训练班。1958年,成立北京制冷专科学校,1960年并入北京商学院。1980年,天津商学院成立,制冷专业成为建校初期最早的两个专业之一。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2523名、研究生326名,教职员工153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综合实力雄厚。共有教师和教辅人员153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41名、博士119名,拥有兼职和合作博导4名,硕士生导师50名。国家级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高端人才7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3支。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5名教师进入ESI学者排名2%。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天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津市五比双创先进个人和天津市高校领航工程样板支部等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2个新工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机械(机械工程方向)。工程学已经进入ESI学科排名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天津市一流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博士点建设学科、天津市冷链物流特色学科群牵头学科、天津市冷链能源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牵头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校级重点学科、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产品冷链装备专业科技创新院共建单位牵头学科。
学院以人才培养和教学为中心,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实验室用房总面积21466.53平方米,学院具有良好的科研硬件条件,实验仪器、设备共6906台(套),总价值19883万元,部分仪器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保证了课程实验、工程实践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高质量,体现了培养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
拥有近20个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建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低碳冷链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制冷技术工程中心、工程热物理基础及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一带一路”生物质能源环境中印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民航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津南区“双碳”研究院、天津市制冷技术与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包装与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天津市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天津市食品冷链装置节能及储运新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建立能源+冷链产业创新实验班。
《制冷原理与设备》首批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制冷装置设计》为国家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以及《材料力学》、《现代冷冻冷藏技术及云控制管理》和《包装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天津市一流课程、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课程。同时,还建有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自然工质CO2制冷热泵技术与应用》。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各学科逐步形成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在制冷技术与装置、食品冷冻冷藏技术、再生资源利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绿色包装技术、智能优化及包装工程CAD/CAM、运输包装技术、产品造型设计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2016年以来,完成和在研国家级项目60项,省部级项目101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校企合作项目261项,年均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专利软件著作等知识产权1140项,年均发表论文170篇,其中年均被SCI、EI、ISTP等收录60余篇,成果转化146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技术进步三等奖5项及其他科技奖多项。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学院坚持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调查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科研为依托,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努力拓宽专业方向,加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1.5万名毕业生,为国家的暖通制冷、冷冻冷藏、新能源发展、机械制造、包装设计等行业的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乏行业精英、业界翘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
学院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发展,鼓励指导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和创新思维地开发。承办天津市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联合天津市各有关院校连续近20年主办天津市高校暖通制冷创新设计大赛、天津市高校包装之星大赛、天津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专业创新竞赛,培育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学生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2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银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7项,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化妆品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300余项。在多年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学院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
学院是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冷藏设备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制冷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天津市制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学会挂靠单位)单位、天津市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在制冷空调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
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发展的条件。目前学院已经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赫瑞瓦特大学、法国萨克雷大学、瑞典梅拉达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波兰科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罗马尼亚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院的人才交流,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工程学院将持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校“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培养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坚定不移地为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输送更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