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天津教育报》头版头条以“思政教育与大学生‘零距离’——天津商业大学思政工作改革纪实”为题报道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情况。
全文如下:
前不久,在天津商业大学的一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教师李欣利用大屏幕展示出一张照片。她说:“这是一组国内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大家怎么看?”照片中,袁隆平等“国宝级”科学家与多位娱乐明星、流量明星出现在同一榜单中,引起了学生们对“中国精神”的激烈讨论。“虽然娱乐明星也创造了社会价值,但不能与科学家相提并论。”……随着讨论不断深入,学生们不断加深了自己对“国家精神”的理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发表各自看法,思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近年来,天津商业大学在“高素质队伍、高规格平台、高水平成果”的思政课总体思路引领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思政”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敏介绍:“思政教育首先要贴近参与教育的人,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紧紧围绕人成长的需要开展教育。我们通过建设贴近师生的学科、组织贴近生活的实践,让师生真正享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学科育人,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电子商务1702班李国玮、刘帅龙走上讲台,他们选择了“你的价值观”这一话题与同学们讨论。课前,他们以随机采访的方式,在校园中询问大学生“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如何理解价值观”,然后对采访结果进行总结,结合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利用课上的交流展示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为了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从大一开始,学校就鼓励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发现问题,并在课上给学生留出舞台,展示自己的调查和思考。李国玮说:“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书本中寻找答案,貌似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更易被大家理解。”
从去年开始,刘华香副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就增加了“一周新闻展示”环节,每周由一个小组整理一周的时事新闻与同学分享。刘华香说:“这些年,我们一直思考怎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抬头率,就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政教学中。有了贴近生活的体验,学生再学习理论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而教师张江芬则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前,她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困惑的问题,带着问题来上课,而提问的数量与质量也成为她对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
实践育人,让学生感受思政的魅力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前不久,又一名学生登上了“思政大讲堂”。从去年开始,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双堂轮动”,教师的课堂和学生的讲堂相结合。“学生经过准备和教师的指导走上讲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课教师陈映霞介绍。
在上学期,在共产党宣言提出17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了百人朗诵共产党宣言活动。在陈映霞的牵头下,学校还成立了共产党宣言学习小组,每周四、五研读学习交流经典著作。学生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思政课内容的见解,曾有一位学生采访家中参加过解放战争的长辈,并以视频采访的方式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1300年前,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大市场,是当时规模宏大、国际贸易繁荣的商业市场……这是买‘东西’的由来。”“丝路文化长廊”是天津商业大学一群学生自己创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平台上介绍“一带一路”相关知识和文化思想,并分享自己的实践和学习体会。今年6月2日,团队曾走进古城西安,踏上了他们的丝路之旅,亲身感受丝路文化。
财务管理专业2016级学生肖龙说:“高中时,大家都是为了考试才背诵政治知识,而进入大学,教师给了我们很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我们真真正正地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在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思政的魅力。”
教师李磊介绍,任何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是围绕相关课程中的一个具体内容,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认识,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互动和融合。
学术育人,研究到位才能上好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做的是‘以理服人’的工作。如果自己没有研究,怎么能‘理直气壮’地把道理说透彻呢?所以我们坚持,理论一定要经过自己的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东在采访中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一强势学科为基础,发挥该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综合优势,带动其他学科跨越式发展。学院设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名师工作室;设立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专项资助项目,鼓励有创意、有推广价值的教改项目;对于脚踏实地、潜心学术的青年骨干教师,设置“青年教师学术成长计划”予以重点资助扶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组织集体攻关,建立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与参与度,以严谨的学术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
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教育部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天津市教学改革示范创新团队和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多个省部级团队,为教师加强研究、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安晋军说:“我院学术研究坚持与时俱进、问题导向、直通课堂,随着国家的发展及时更新研究内容,将教学的重点、难点作为研究重点,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课堂,实现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学术研究实现了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